「Where are you my Angle now…don’t you see me?」
今天終於沉下心來,「一個人」躺在床上看著她提到的「午夜電影」 – 薇羅尼卡
關掉燈,昏暗的房間與電影的氛圍甚是相近,還記得上次靜下心來看文藝電影還是在一年前,也是在午夜,夏日,熄燈。
我覺得「一個人」觀賞文藝電影的週期不應太短,因為她所給人的衝擊是彌漫全身的,再者,要想讀懂掉一個文藝導演所講的故事,也不是一時半會所能做到的。
文藝電影最空的地方在於給人的無限遐想,你永遠都猜不透導演真正想講的是什麼,所以每個人在觀賞之後都會有自己對電影的見解,我看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「曲解」 – 把她比作一部女同的愛情電影。所以下文我也就按著這個框架來敘述我的觀後感。
電影一開始出現的便是weronika,摯愛歌唱,不懼死亡亦不怕孤獨,但這僅僅的27分鐘,weronika便為了自己的歌唱而死於舞臺上。
影片接下來的部分便是講到了veronique,熱愛音樂,懼怕死亡,被孤獨侵蝕。
我是一位對細節極其敏感的人,影片出現的人物,飾品,數字我都會給我留下深深的印象。
有一個場景是兩位「薇羅尼卡」在見到窗外蹣跚的老人時所作出的不同的表現。
Weronika能感受到老人痛苦,便會詢問是否需要幫助
而veronique只會在窗前遠遠的觀望:因為她害怕孤獨,害怕衰老所帶來的死亡。
其實兩位「薇羅尼卡」有著許多共同的喜好:隨身攜帶的唇膏,為了愛美用來防止眼瞼麥粒腫而使用戒指或者銀幣來刮眼瞼,都帶著玻璃球,用來觀看這個「倒立著」的世界。我最喜歡的weronika的一幕是她開心時用玻璃球彈著天花板,用臉感受著灰塵親吻的感覺,正如片頭她在雨中歌唱一樣,她感覺自己與這個世界聯繫在了一起。
很多人喜歡的是在波蘭廣場的那一幕,兩位女主人公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面。Veronique在逃避動亂的大巴上,而weronika則在廣場上,w發現了v,v卻沒有發現w,只是在車上不停的拍攝車外的景象。
但我更喜歡的則的片尾部分,關於「287」的故事。
W一直沒有打電話給某男,於是某男追到了巴黎,向她訴說了一切,W答應他一定會打電話給他,而他則在假日酒店的287號房間等她,可惜是的W在第一次上場的高音部分,心臟病突發死了…這一切也就結束了,某男也沒在出現過。
後來到了V的故事,她在W死後莫名的感到了孤獨,正如她父親所說:感覺有個很重要的人從生命中消失了。是的,W死後,V便失去了與她的關聯(這兒有些許奇幻),於是導演便開始了一串的故事讓W和V重建關聯,這裡一個重要的引線人便是木偶君。
一根鞋帶的愛情故事,光束,錄音帶,這一切如果是作為一個愛情是多麼浪漫,可惜導演把木偶君寫成了「創作書籍」的意圖。V根據這三封信的線索找到了木偶君,在得知其意圖後便生氣的離開了 – -#,這樣她便來到了這個假日酒店,入住了287號房間。
就是在這個房間,V與W重新建立了關聯,她發現了自己在廣場車上拍到的W…
最後木偶君為這本書命名為「La double vie de W/Vronique」,然後還說道上帝創造了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偶,為的是怕其中一個壞掉,另外一個做候補…
Veronique被深深的傷害到了,W的死亡等於斷掉了她倆的關聯,她內心中的勇敢與激情也隨之消逝,剩下的只是無盡的孤獨,最後撫摸著象徵孤老的大樹….